「王朝」與「帝國」

  我看柏揚的書,他的稱呼原則應該是,統一中國的政權稱「王朝」,偏安一方的政權稱「帝國」。

  但事實上太多本來統一,卻又偏安的,這時候的稱呼就會混淆。像「晉」「宋」都是如此。看《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十八冊《三國鼎立》,一開始的梁啟超的《論正統》,其中「王朝」「帝國」混淆不清,雖然若依照一般的稱呼,「南宋北宋」「西晉東晉」,就清楚,但是這又容易讓人誤會「南宋」「北宋」是不同的朝代,而它事實上一脈相傳。所以愚意以為,「王朝」似乎是「時代」的稱呼,「帝國」是「政權」的稱呼,當某一個政權,首領稱皇帝,則這個政權稱「帝國」,當這個「帝國」統一中國的時候,就稱這段統一的時代為「某王朝時代」。

  例如:
「晉帝國」建立於265年,於280年滅掉東吳帝國,統一中國,開啟「晉王朝時代」。304年,中國再度分裂,「晉帝國」國土只剩下江南一隅,「晉王朝時代」結束。420年,劉裕篡位,「晉帝國」滅亡。

  因此
「晉帝國」壽命是從265年到420年,共156年。
「晉王朝時代」則是從280年到304年,共25年。

  如此稱呼,政權的輪替位置就容易清晰,也可以避免「正統」之類無聊的爭執。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