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短筆集 [散文]

文以載道

  • [散文] 豚鼠與海豚

    其實豚這個字,原本就是肉豬的意思。

    左邊的月字邊,原本是肉的意思,所以這個字的部首是肉。右邊的豕,那更不用說,一直都是豬的意思。

    也就是因此,海豚在臺灣漁民們的口中,被稱呼為「海豬仔」。而豚鼠,也就是俗稱的天竺鼠;如果用「豬仔鼠」的台語稱呼著,與「天仔鼠」的發音不是也滿相近的嗎?只不過到底有沒有關係,而哪個名字卻才是最初的命名,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因此豚鼠和海豚,還得靠居中仲介的豬才能夠拉上關聯呢。

    當然由於時代的演進,如果嚴謹一點的話,也不能稱呼鯨為「鯨魚」;但為了方便,同理當然鯨豚的「豚」,就不是指肉豬,而是海豚了!

    他們都是圓圓的好可愛,所以我好想把企鵝叫豚鳥喔!

  • [散文] 靜夜微思

    剛喝完咖啡,我不急著睡覺。回到房裡,我把所有的燈熄暗,只留下最微弱的小檯燈還散發出它的光芒,照在我那一本《悲情的山林》上。

    打開收音機,讓韓德爾的雙簧管協奏曲將我的聽覺帶離城市的喧囂和午夜野貓的吵鬧。張開的窗戶帶進縷縷清風,四周的黑暗隔離了我與這個世界,柔美的音樂使我在我的世界裡無處而不自得。

    收音機不知何時已經改成播出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我讀完了「吳鳳之死」這篇文章,開始迴想:什麼是英雄?
    成吉斯汗的大軍在歐洲被稱為黃禍,拿破崙的侵略野心使貝多芬失望,希特勒的統治傷害無數無辜,海珊的領導引來國際的指責,而吳鳳的殺身死諫,為山居住民心中蒙上一層陰影。

    以某些角度來看,以上那些人真可以稱得上英雄了;我甚至可以隱約地看到鐵木真是如何力圖振作,波拿帕特如何使法國反敗為勝,阿道夫如何振興德國,撒達姆如何令全國在國際間占一席之地,吳鳳又是如何苦心求山地住民轉移風俗。怎知道儘管身為英雄,仍不完全被崇敬;林肯被黑人暗殺,甘地遭同胞刺殺,真的是幫人擋子彈還要從後面被捅一刀。

    書中的吳鳳確有捨身感化的決心,但是山地住民卻並非因此而停止獵殺人頭,只不過不再獵殺漢族罷了。實際上臺灣大大小小不下九族的原住民,幾乎都有獵殺人頭的習慣,只因時代的改變而停止這種社會行為,也沒聽說有誰來感化……。無鳳的確是英雄──漢族的英雄,卻不是臺灣原住民的英雄,因為他使人們因此對原住民的成見更加難以破除……。

    收音機響出「天堂與地獄」一曲,我的眼皮正沉重,我草草地下了個結論:「我也不求成為揚名全球的英雄,只求不做遺臭千年的事就好了。」

  • [散文] 生與死

    一個人既然出生,也就會死去,沒有人能夠長生不老的。有人說:「榮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一個的偉大與否,就得看他是否生得光榮,死得也光榮。

    人們永遠是喜愛「生」而厭惡「死」的,螻蟻尚且貪生,人們怎可能不怕死呢?但是一個人怕死,卻不能「偷生」;在不須要死的時候,當然要求生,但在必要的時候,還那麼貪生就成了「偷生」了。在革命時期及抗戰時期,有多少人壯烈犧牲!他們也喜愛生活在這世間上,但他們不偷生,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他們舍生取義,當仁不讓的精神,雖死猶榮。

    當我們得死的時候,「偷生」是可恥的;當我們不能死的時候,「自殺」也是可恥的。你有勇氣自殺,必定有勇氣活下去。報紙上的自殺案,幾乎可說都是受挫而不願活下去,殊不知自殺所要具備的勇氣已足以讓你再努力活下去了!死有兩種心安理得的死法:一是馬革裹屍,一是壽終正寢;至於自殺就易使人唾棄了。

    「死有輕於鴻毛,有重如泰山」;一個偉人的死能使眾人悲慟不已;但是他的身體死了,精神卻是永恆的;就如那首「老兵永遠不死」一樣。人們自古追求長生不老的方法,然而在我們的肉體那是不可行的;但是我們的精神卻可在我們的光榮一生之後,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