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倆臭氣相投

他們倆小檔案
主角:秦孝公與商鞅
朝代:戰國時代中期
關係:君臣

  他們倆是一對臭氣相投的君臣,兩人對如何勵精圖治、充實國力有很大的衝力與決心。年僅二十一歲年輕氣銳,想有一番大作為的秦孝公,碰上三十來歲有法家司想理論又積極去實踐商鞅,兩人就臭氣相投的把秦國推向一代強國,成為春秋戰國珠國中國力最強的國家。

  秦孝公歷史上有名的「招賢令」,張貼出來之後,商鞅立即整裝出發,前往秦國。除了佈告上說的:「誰能出奇計使我國強大,將賜予高官厚祿。」吸引他之外,另一方面也實在是因為他的祖國魏惠王並不重用他,理都不理他,再加上恩公公叔痤已死,在魏國已無仕途可言。透過孝公的親信推薦,他謁見了孝公一共四次,才真正獲得孝公的賞識。

  第一次的會見,商鞅的議論不但沒能吸引孝公的興趣,還被喝斥,原來商鞅對秦孝公講述仁道治國,孝公毫無領會。過了幾天,孝公又想接見商鞅,但儘管商鞅講得多有勁,還是未能打動他的心,原來他講述的是帝王之學。第三次,商鞅改變策略,對著秦孝公講述霸王之道,等商鞅一出去,孝公便對景監說:「我要對他另眼相看,你的客人確有學問。」所以商鞅對景監說:「我說的霸王之道,孝公好像很有興趣,請再安排一次機會,我要掌握國王的意向。」就在第四次的會見上,一連數天,孝公聽不厭倦,景監好奇問何以如此?商鞅說:「起初我說的是夏、商、周三朝的帝王之道,王認為帝王之道太慢了,他沒有那個耐性,因此我就向他進言富國強兵之策,王就熱烈起來響應我的策略,所以聽不厭倦。」

  於是商鞅便在秦孝公全力支持配合下,在秦國推展它的富國強兵之計。在內容上是以農本主義及法治主義為兩大支柱,而且事不宜遲,必須說做就做,但是孝公雖然一心想支持商鞅的主張,但一旦要實施卻又猶豫了起來。於是來一場御前會議,召集眾臣商議討論,遭到眾臣的非難及阻檔也是預料中的事,但是商鞅辯才無礙,以他深厚的法學基礎,睿智的頭腦以及高超的辯才,果然把眾臣一一辯倒。孝公拔擢商鞅為「左庶長」,下了政治改革的命令,這就是商鞅變法。

  商鞅一共變法兩次,變法目的是要剝奪貴族世襲的特權,獎勵農耕與戰功,培值耕戰之士,確立集權體制。總言之,商鞅在中央集權上下了一番工夫,在執行上更是說一不二,嚴正到有些苛刻,充分發揮了他法家的精髓。但也由於執行如此嚴苛,「變法」才能獲得成功,為勤國帶來富強。

  新法實施了十五年後,孝公以四十五歲的英年遽然去世。因為商鞅推行變法,樹敵太多,尤其是因變法而被剝奪、被壓抑的那些王室、外戚,更是憎恨他到了極點。孝公是商鞅唯一的靠山,如今孝公一死,商鞅的命運有如暴風雨前的燭火,隨時都會熄滅。

  果不期然,孝公一死,太子惠王即位,惠王立即展開報仇行動,藉著公子慶那一派人的密告,說商鞅謀反,便派出捕吏去抓,商鞅被迫逃亡,好不容易來到靠近國境的函谷關,想在一家客棧投宿,客棧主人並不知曉來人便是當時立法的宰相,說:「商鞅大爺規定沒有身份證明的人不能投宿。」商鞅至此終於明白凡事有利必有弊,沒想到他居然被自己制定的法律,逼到走頭無路的地步,最後被「車裂」而死。

【結語】
  解決問題並不是一有方法便一定要用,有時候方法放著不用,靜觀其變,順應自然,也是一種好方法。一個太過能幹又雄心萬丈的人,為了取得眼前的勝利,得理不饒人的,權勢運用到最後,就是賠上自己的性命。在政治仕途中,「只知進不知退」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李斯、商鞅知之已晚了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