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後製

  • 講座類影音後製 (with Edius )

    [toc]

    準備:

    1. 拍攝影音檔
    2. 逐字稿文字檔
    3. 字幕影片
    4. 場記資料

    Edius樣板(以專案系列):

    1. 標頭(只修改名稱主題)
    2. 節目卡(只修改內容)
    3. 引用字卡(修改內容,依需要微調版面)
    4. 提示(修改幅度大)

    序列軌道大致分派:

    1. VA*1 拍攝影音檔
    2. V*2 進度提示資料(Hint),段落進度、摘要提示
    3. V*1 字幕影片檔(Subtitle)
    4. T*1 序列節目卡Cue,與引用字卡Quote,(QnQ)
    5. T*1 標頭(Banner),系列講座、名稱、主題
    6. A*1 主音軌

    工作:

    1. VA:拉入拍攝影音檔,運算音頻波形與視頻波形。
    2. Banner:拉入標頭,使之與拍攝影音檔大約同長度
    3. QnQ:放入節目卡(8s)
    4. 調整拍攝影音檔,在節目卡淡出結束後兩秒內發聲。
    5. 調整拍攝影音檔,淡入在節目卡一半(約4s)起,節目卡淡出前一秒(約6s)迄。
    6. A:從VA拉入複製,並將VA聲音部份靜音。自此以VA軌的音頻波形為參考,A的音頻才是真正要使用的聲音。
    7. Subtitle:拉入字幕影片,參考音頻波形找相對位置,調整同步。
    8. 調整字幕影片,與VA軌同處淡入。
    9. 調整字幕影片,使用色度鍵(匯入預設特效套用)去背。
    10. 其餘視實際情況加以加強調整

    最終處:

    1. 淡出:拍攝影音檔,字幕影片
    2. 緊接著淡出:標頭
    3. 緊接著:加入黑畫面(3s)

    舉例(錯贅語處理):

    1. A:標示並裁切處理區段(完整語句),匯出該區段聲音檔,關閉Edius
    2. 以外部聲音編輯器(Audtion)修整後存檔,開啟Edius
    3. A:刪除處理區段素材,拉入修整後的聲音素材
    4. VA:找適合處切開,拉轉場進切開處使影片長度配合修整後的聲音
    5. VA:調整成合適的畫面演成
    6. VA:於轉場處找到重疊區(轉場長度),設區段
    7. Subtitle:上項區段為應剪短的長度
    8. Created with ... Evernote.com

    Print

  • 後製工作時所需的字型

    配合不同系統購買使用字型,不僅是龐大的負擔,也會構成究竟應該由誰購買字型的問題……

    先撇開大量的英數字型不談,光以正體中文(繁體中文)來說,如果沒有另外安裝字型,那在微軟作業系統底下,目前的 Windows XP 和 Windows Vista 能夠合法使用的字型就數《細明體》、《新細明體》和《標楷體》了。
    但其實網路上還可以找到授權合法使用的免費字型,文鼎科技提供了四套公眾授權字型免費下載,其中兩套是繁體,兩套簡體。

    如果安裝了《非常好ㄏㄠˇ色》之類有附贈的字型,則可以使用的字型就比較豐富了。或是安裝了套裝字型軟體,那就更多字型選擇了。但是,字型和一般軟體一樣,也多半是以單機授權為主的。沒有防盜機制並不代表可以未經授權自由使用。更何況三不五時就會出現反盜版活動。

    因此我們應該善用所有電腦上最基本的《細明體》、《新細明體》、《標楷體》、《文鼎細上海宋》、《文鼎中楷》,五種基本字型。

    另外在必要的電腦設備,才依需求上安裝所需的字型搭配軟體應用。

    下列為目前有基本字型以外字型的電腦設備。
    線性設備之電腦字幕機:字幕系統附贈之各種字型。
    一般行政之文宣製作電腦:《非常好ㄏㄠˇ色》附贈之各種字型。
    影片繪圖排版製作電腦:暫用CHiDo個人所購買的軟體與字型。


    相關軟體Font Xplorer 1.2.2 is now freeware. Hopefully, the all-new version 2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future.

  • 口風琴

    最近重拾器樂演奏,回顧以往的樂器經驗,除了MIDI的前製後製以外,現場演奏最符合我的,大概就是口風琴了。
    所以最近在網路上認真找一下口風琴的資訊,還真的是不多。不過希望有朝一日,我有能力成為台灣的口風琴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