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媒製坊

文字以外的製作,主要是程式腳本、圖像、音聲、影音、遊戲等。通常都是未完成品,半完成品,或可能永遠應該被更新維護的東西。
若是完成品則另外分類收編。

  • 五聲歌謠與六音詠聖的對照

    前話說到創制一套記譜方法,為歌謠譜,是以中國五聲定位為基本思考起點。
    以絕對頻率定位音制的律呂的同時,記譜的時候,依憑相對音感而事實上產生移調唱法記譜,這在中國五聲謠唱,或西方六音聖詠都是一樣。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五聲原本是哪五聲。大家依循的「宮商角徵羽」五聲,據說除了《史記》律書所載的損益法以外,最早可從《管子‧地員篇》所講的方法來定位;這就先採《管子》的說法,是先決定一音為宮,然後採三分益法,依次得到徵、商、羽、角五個音。依原文看,可知這組五聲如果由低向高音次序排列,應該是「徵羽宮商角」。《史記》律書所載的,由低向高音次序則是「宮商角徵羽」,但是仍然是先決定一音為宮,能定位出徵,再依序定出商羽角。而按方法再定位下去,理論上再找到的就是變宮,然後變徵。

    讓我們來看看六音聖詠的六個音,原來是在阿萊佐的桂多從《讚聖約翰詩》排出 Ut Re Mi Fa Sol La 六個音的唱名,甚至連未來的第七個音Sj都已經排隊在等了這樣。可事實上這六個音最初並不是這樣定位出來的,一樣是得先決定一音然後推算其他音;畢達哥拉斯五度相生律,本質上和損益律相同,只是公式寫得沒有三分益法或損益法那麼簡單使用。這麼一來可以發現,其實六音聖詠的第一個音,其實是Fa,然後才依序得出 Ut Sol Re La Mi,因為如果決定第一個音是 Ut,那依序得出 Sol Re La Mi Ti 是不合理的,因為接下來能找的是 Sa 而不是 Fa,那麼在阿萊佐的桂多排出來的Fa是在Fa心酸的?

    所以管子三分益法,以宮音為首,得宮徵商羽角五音,而聖約翰那首六聲音階的聖詠,雖然以Ut(Do)為首句句唱上去,可在音程定位來說,其實是可用畢氏五度相生法,以Fa為首,得 Fa Ut Sol Re La Mi 六個音。同樣都是移動調唱法, 也就是絕對音高是另外以Do=C或黃鐘宮之類來定調;相對音定位的順序,其實六音只是比五音又多一音,我推斷宮商角徵羽五聲配Do Re Mi Sol La 是錯的,應該是配 Fa Sol La Do Re 才對。

    或許大家到鋼琴上去彈彈看,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相對音準還不是一樣?那是因為採平均律,其實是沒啥差別,但是其實歌謠、聖詠、梵唄、調式旋律在走的時候,有時候不見得都是用平均律,反而應該說平均律提供的音感只是參考而已。可是教科書上講宮商角徵羽就是Do Re Mi Sol La 已經行之有年,雖然是是誤會大了,而我已數十年習慣,現在不知道要如何翻案才好。

  • [電子書] 京華煙雲 nReader

    我對電書閱讀器一直深感興趣,這主要是供給BenQ nReader 6x 的PDF檔。中文直書的《京華煙雲》,享受閱讀的樂趣。

    我很在意有些文學作品,用直書閱讀的快感,和橫書閱讀的不悅,差別很大。是的,我就是不滿意電書業者所附贈的文學電子書,一律橫書,尤其口袋移動的《論語》居然作者是孔子,這種電子書編輯出版的態度……令人哭笑不得。

    這份《京華煙雲》是大師林語堂以英文撰寫的小說,張振玉翻譯的版本。中文版本來講,這個版本最為通俗,流傳最廣。
    相對《紅樓夢》而言,這本小說是簡單得多,可以稍窺近代中國的中土百姓風貌,未來要研讀古典中國小說,就有個些微的印象可以入門。
    京華煙雲.PDF
    京華煙雲.PDF

  • 歌謠記譜法

    「歌謠記譜法」是我所研發的一種記譜法。

    記譜法是記載音樂或歌曲唱奏的方式,所記載的資料稱為樂譜或曲譜。
    若說數字記載借貸的狀況,那記載的資料是帳簿。
    又說文字記載事物的意義,那記載的資料是文章。
    文字不同,文章的呈現就不同。記譜法不同,樂譜的呈現也大不相同。所特長所能強調的內容也有差異。

    按 http://www.silkqin.com/11misc/glosschi.htm 所舉,以所記載內容可知樂譜至少可分為指音譜和指法譜。指音譜主要記載音的高低變化。指法譜記載演奏指定樂器的指法或把位、徽位、按孔等等。另外關於節奏或音的長短等,則依記譜法不同各有千秋。

    指法譜如減字譜、陶笛指法譜、直笛指法譜、吉他TAB譜、BASS四線譜、烏克麗麗四線譜等等。因為音的高低並不直接表示,若非了解該樂器者,不容易直接讀譜而識得樂曲旋律。

    指音譜如宮商譜、律呂譜、工尺譜、紐姆譜、五線譜、簡譜等等。雖然直接指示音的高低,但和文字一樣,即使授受學習,也分別有難學,或易學難精的情況。
    目前流通最廣的指音譜是五線譜和簡譜。

    此外像直書標示的鋼琴譜,八線數字譜……世界上真的可用的記譜法其實還很多。
    原本也不用特別創造歌謠記譜法,但為了創作漢傳佛教的唄詠歌謠,希望一種歌唱記譜方式,可以看出音往上或往下走,也避免使用五線譜有絕對位置的限制。因此終於發明了「歌謠譜」的記譜法。

    後來才在網路上看到「八線數字譜」,「歌謠譜」的發展概念基本上相似,結果也是有線有數字,都屬於「線示高低、字示唱名」的方式。但是「八線數字譜」偏現代樂理,與五線譜相去不遠,可記載詳細唱奏法;而「歌謠譜」重主旋律線,節拍部份也保留稍微彈性,唱奏只限單音進行。

    「歌謠譜」在電腦上製譜,只要利用文書處理的表格,是可以直接製作的。並不需要特別的字形,但若是使用特別的巨集輔助,會比較方便。

    「歌謠譜」的記譜方式,未來再慢慢說明。

    「歌謠記譜法」是指「歌謠譜的記譜方式」,並沒有專利,人人學了都能使用。只是所撰寫製作的「譜」是屬於創作,那就不是我能夠限制的了。

  • [鋼琴曲譜] 媽媽的眼睛

    五月份是屬於感念媽媽的季節
    這首《媽媽的眼睛》很簡單,對初學者又有著一點的技巧,可以試著彈出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味道。

    媽媽的眼睛.PDF

    媽媽的眼睛.mid

  • [音樂創作] 狗狗小鋼琴曲

    狗狗小鋼琴曲.PDF

    狗狗小鋼琴曲.mid

    在 1.標示作者姓名 2.不改變或改編作品 3.非商業性演出(與發行),這三個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大家可以自由散佈及演出該作品,而不需特別取得作曲家同意,亦無須付費。而在商業性質方面的授權,並不在這個CC的授權範圍內。若需進行商業性質演出運用,需另行與作曲家接洽授權事宜。

    我自己的音樂作品,反正,我想應該都採這樣模式比較方便。

    基本改編作品只要通知備案,應該就會無償授權。
    至於商業性演出或發行,恐怕我就會索求授權費用了。